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5
@亘古
6
抖音
7
张靓颖
8
kN
9
朱令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5
@亘古
6
抖音
7
张靓颖
8
kN
9
朱令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鱿鱼游戏2》今天下午四点开播,网友无心上班了,导演悄悄剧透
跟着南通住建局学“朝令夕改”
宾曰语云被法学教授投诉:严重侵权,“违法犯罪”!
当“上帝”变为“老天爷”
京东Plus的隐藏特权,很多会员都没领取,白交了会员费...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乔家的儿女》收官!正午阳光家庭剧为何频出爆款?
Original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11-26
收录于话题
#周思艺的专辑
39 个内容
#文娱
38 个内容
第3294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乔家的儿女》用高浓度的情绪体验、高强度的情节输出、高亮度的当代美学为观众展示了一个家庭三十年的成长与悲欢,成为正午阳光家庭剧的又一力作。
在传播媒介革新的大背景下,家庭剧从台播走向网生,从伦理为王走向审美年轻化,从固有模式向多元类型拓展融合,呈现出新的姿态与新的景观。
作者
|
周思艺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编辑
| 彭晓仪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5499字 | 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
如果说,《父母爱情》是细水流长的暖色调,《都挺好》是虐中带爽的中间调,那么正午阳光昨日收官的新剧《乔家的儿女》便是丧中取乐的冷色调。
从渣爹乔祖望的窒息操作开场,到乔家五个倒霉蛋的婚姻生活,《乔家的儿女》用兼具年代感与年轻化的艺术手法,为观众炖了一壶高浓度的人间烟火,有人爱它悲欢如沸,有人惜其丧气满面。豆瓣开分8.7,正午阳光这次又妥妥刷了一波存在感。
《乔家的儿女》是一部纯粹的好剧吗?正午阳光有怎样的爆款秘诀?国产家庭剧有何创新发展?这些问题,仍需我们接下来探索。
横行渣爹、倒霉孩子、背德夫妇
《乔家的儿女》为何热议不断?
《乔家的儿女》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与宣泄
,激发论坛上广泛的批评与争议,还需谈到三点特别之处。
首先是高浓度的情绪体验。
《乔家的儿女》把人
间的各种欢喜热闹和糟蹋破事儿汇聚一堂,无论是一成二强三丽四美还是乔祖望、王一丁、叶小朗……每个人的情感选择都无法脱离他们的生命底色,每个人都可爱可怜可气可恨,喜欢时钻心噬肺,气愤时咬牙切齿,失落时愁眉苦脸,痛快时飒爽淋漓。
让观众在情绪上感受到极致的猎奇和压抑,这不可不说是一步险棋。
正面的情绪体验可以维系观众对剧集的热情和黏性,而消极的情绪成本则会打击观众观剧的积极性。
因此,如果观众怀着看《父母爱情》的心情被吸引,却看见一家人无比倒霉惨淡的光景,很可能会倍感心累而弃剧。这也造成了《乔家的儿女》实际播放量不如论坛声量的局面。
△
鹅组讨论
第二是高强度的情节输出。
《乔家的儿女》的
事件非常密集,转场频繁
,常常这地鸡毛还没扫尽,下一盆狗血便淋头浇来,比如一丁与三丽刚刚结婚,观众还没享受到爱情的甜蜜滋味,婆婆便不断作妖,王一丁还因工伤丧失生育能力;
而当姐姐哥哥们还沉浮在婚姻与爱情的家长里短之时,乔七七已经以八倍速演完自己的一生,提前结婚,又光速离婚。
不少观众吐槽,乔家的儿女每天挂在热搜上的都是恋爱、结婚、出轨、流产、生子……凑齐了所有狗血要素。
虽然,在这样强情节的支撑下,观众会有一种走马观花,目不暇接之感,也更容易被吸附在对各色人物命运的关注之中;但另一方面,过度的滥梗会让故事的深度下降,失去了矛盾的精髓,只剩下空有冲突的外壳,造成高开低走的结果,豆瓣评分也从开始的8.7滑到如今的7.9。
第三是高亮度的当代美学。
《乔家的儿女》讲述的是从1977到2008这三十年的时代变迁,它的
风格
应当是复古的、怀旧的、写实的,但真正呈现在荧幕上却是现代的。
从
选角
上说,乔家很少选用中生代演员,而是更青春靓丽,更符合年轻人审美的青年演员;
从
置景
上,剧集中聚焦的南京街巷、家庭场景、服化妆造都做了一定的亮化和美化,为年代减龄;
从
叙事
上,导演仍然采用了很多隐喻或写意的表达,比如掉入污水的结婚证、小茉喝掉花瓶中的水、悬疑式的戛然而止……这种美学风格或许为剧集增添了更多诗意,但也为这部剧的受众设置了一定的门槛。
△剧中靓丽的南京场景
由这样的美学设定也可知,
年代在《乔家的儿女》中其实只是一个背景板,家长里短的矛盾冲突,原生家庭衍生而来的悲剧婚姻才是主角
。如果观众希望在剧中看到大时代下的人心浮动、人物命运、青年奋斗,恐怕便不得不发出货不对板之叹。
《乔家的儿女》是一部好剧吗?
一方面,豆瓣评分尚佳、圈层讨论度高、整体质量较优,乔家能够在同档期剧集中突围已属不易;另一方面,大众出圈度不足、营销与效果不符、优劣争议明显,乔家距离《都挺好》的现象级、《父母爱情》的高口碑还有一定距离。
或许,对于大众来说,《乔家的儿女》已经足以交卷,但对正午阳光而言,还可以更好。在正午阳光历年的作品中,《温州一家人》《父母爱情》《都挺好》《乔家的儿女》都是毫无争议的家庭剧,而在《欢乐颂》《大江大河》《我是余欢水》等作品中,也无一不涉及对于家庭的探讨。
△
正
午阳光家庭剧
那么,正午阳光的家庭剧为什么总能打动人心,成为爆款呢?
首先,
从创作主体来说
,正午阳光是一个成熟且精英化的制作团队,是一个自洽的创作综合体。
一是在选题上具备精准的眼光和长远的思路
,擅长挖掘原著精髓,提炼故事质感,呼应时代需求。
二是注重梯队建设
,提拔新人编导,合作流量演员,搭配新老骨干,让团队有新鲜血液,敏锐嗅觉,多元风格。
三是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地调动互联网思维
,创新营销模式,注重品牌价值维系,把正午阳光的身影嵌入每一个优质作品。四是坚守底线,有大局观,在2017年的几次试错后能够及时调整创作策略,回归正午本色。
第二,
从类型创新来说
,正午阳光的家庭剧既不囿于厨房厅堂,也不落入浮夸窠臼,而是与时代和社会景观紧紧地扣联,通过差异化的个体故事构建现实的影像。所以如《温州一家人》,我们看见温州筚路蓝缕的商途血泪;《父母爱情》,我们看见50年代沧桑巨变下的琐碎温情;《都挺好》,我们看见苏州旧日斑驳的风情底蕴;《乔家的儿女》,我们看见南京城里城外的时代印记……这种时间与地域的审美化呈现,唤起了观众更多对此地风土,人间烟火的共鸣与代入,也为作品增添了些许诗意化、史诗性的美学感受。
第三,
从叙事策略上
,正午阳光的家庭剧很擅长对人物进行颠覆性的改写,对痛点进行极致的包装。虽然内核是痛的、丧的、虐的,但演员表演时又偏重喜剧化的演绎,所以内在与外在形成了强烈的碰撞,更容易激发观众吐槽与互动的热情。苏大强、樊胜美、乔祖望等角色的出圈,也都少不了这种鲜活而极致的包装。
当然,这些因素只是正午创作秘诀的冰山一角,一部作品的成功,或许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而一个品牌的成功,还需要经历长足时间的沉淀与打磨,正午阳光,还在路上。
从伦理为王到审美年轻化
国产家庭剧有何创新发展?
在时间流淌过苦难而温馨的成长线后,乔家的儿女们开启了各自的情感选择与婚姻生活,而那些鸡零狗碎的插曲,七故六婆的闲言,原生家庭的刺痛也让网友感到压抑与激愤。
于是,豆瓣网友不但紧跟剧情为《乔家的儿女》创作了《乔家的五个倒霉蛋》《cpf:嗑药鸡无一生还》《乔祖望:被洗白全靠同行衬托》《王一丁:造家工匠养成手册》《乔四美:如何养成社交牛逼症》……的花式剧名,还纷纷开启“乔学”研究,把乔家那些事儿延伸到职场家庭婚姻社会的各个角落,激发二次传播。
而这种网络造梗玩梗的现象无疑令人想起《都挺好》苏大强表情包“我不吃我不喝我要钱”“我想喝手磨咖啡”的火热出圈,《小欢喜》“英子,开门,爹地”爆款台词的病毒传播。这些现象都给人一种,国产家庭剧年轻起来了的实感。
其实,家庭剧在诸多题材剧集中本身就是一种较为强势,经久不衰的类型,90年代的《渴望》《一地鸡毛》《一年又一年》,两千年的《空镜子》《金婚》《媳妇的美好时代》,如今的《我的前半生》《小欢喜》《以家人之名》等,都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仅以十年为期,我们也能够明显地看到国产家庭剧在核心话题、传播方式、受众审美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笔者以7.5及其以上为“高分”
(蓝色)
,短评数超过4000条为“热议”
(黄色)
作为标准,筛选了从2012年至2021年豆瓣高分、热议的家庭题材电视剧。
△
2012-2021年豆瓣高分/热议家庭题材剧 (
选取范围为2012-2021年,豆瓣标签含“家庭”,豆瓣评分高于5分,看过人数超1000人的剧集。
筛选日期为2021/9/4)
有趣的是,2012年至2015年,国产家庭剧高分数量远高于热议数量,2016年至2021年则恰恰相反,热议度一路高涨,但口碑却较为疲软。这说明了什么呢?
一方面,国产家庭剧营销意识不断增强,商业化转向明显。
近年来,国产家庭剧大多从台播转向台网联动或网生状态,传播媒介和议论阵地的转换为家庭剧的营销提供了新的天地,微博、抖音、豆瓣等平台的kol宣传和二创传播都使得家庭剧的话题更容易穿透圈层,在网络上形成讨论热潮。
△
《小舍得》抖音点赞单条超百万
但某些时候,家庭剧为了更具传播度和讨论度,而故意制造矛盾冲突、贩卖焦虑、人物脸谱化,这些创作方式也受到了当下观众的质疑,比如《乔家的儿女》中刻意矮化“叶小郎”,增设“偷稿子”的细节;《小舍得》中以普通家庭视角贩卖中产阶级焦虑;《三十而已》里浮夸而悬浮的生活水平设定,都是十足的减分项。
另一方面,国产家庭剧类型融合趋势加强,受众日益年轻化。
2016年前的家庭剧其实在经过长足的发展后,已经有了多元的类型表现,比如《嘿,老头》《有你才幸福》等以伦理探讨为基点,以温情为底色的家庭剧;《全家福》《光荣大地》以年代变革为背景,以平凡奋斗为主线的家庭剧;《妯娌的三国时代》《当婆婆遇上妈》《虎妈猫爸》等展现都市众生,戏剧冲突的家庭剧。但这些剧集更偏向正剧模式或情景喜剧,主演也都是老戏骨或中生代演员,从剪辑节奏上也更适应电视观众和中老年群体的口味。
而近年的《少年派》《以家人之名》《生活家》等家庭剧,已经不仅仅以家庭伦理为主线,更融合了偶像、爱情、青春、职场等年轻化元素,更符合网络观众的审美,而偶像演员的加入也使得这些剧集在收获更多流量的同时也迎来更多审视和批评,不再是因剧观人,而是因人看剧。
当然,家庭剧在前后两个时期也有一脉相承之处,那就是
对于社会问题的捕捉
。无论哪个时期,家庭剧都是直击社会痛点,展现生活万象,张扬社会风气的一面镜子。2016年前的热播家庭剧主要对婆媳关系、代际冲突、养老问题、婚恋自由等做了一定程度的展现。而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社会独立精神的张扬,家庭剧近年来对于“子女教育”“原生家庭”等话题的讨论日益热烈。
以《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等为代表的系列家庭剧涉及“留学热”“小升初”“高考”等当代教育话题,用多对亲子间的互动与和解探讨当代伦理关系,展示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我的前半生》讲述了一个女性从婚姻中出走,又从事业中寻求自我与独立的过程。《都挺好》则聚集于原生家庭痛点,刻画了带有“重男轻女”“愚孝”“啃老”等符号意义的话题人物,如同一只蝴蝶掀起飓风,引发了大众对于家庭关系的深度思考。
这些变化与探索,既展现了家庭剧对于当下时代的强适应性,也为国产家庭剧未来的创新与突围提供了新的启发。
结语
《乔家的儿女》是一街橱窗,让我们看见家的坚韧顽强与生生不息。汇聚时,有暖屋灯火团圆,也有鸡毛琐事争执;散落时,有漫天星火颠沛,也有梦与情感生发。家庭剧的吸引力也正在此处,或冷或暖,或写意或惨烈,但终究会映照出人心中缺失的、期望的、逃离的、寻找的家的样子。或许,乔家没有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答案,家庭剧也无法绘尽所有的人间万象,但生活中,愿观者能有更多暖意,更多幸运。
话题互动
您
对家庭剧
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推荐阅读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
【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
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
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
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请给周思艺打赏,您的打赏,平台都会给到作者个人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